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首页 > 热门资讯 > 最严监管风暴来袭 > 【银证保监管风暴】“最严”监管风暴来袭 私募洗好牌再起步

【银证保监管风暴】“最严”监管风暴来袭 私募洗好牌再起步

热门资讯 | 2018-07-21 | 阅读:
【www.uppz.cn--热门资讯】

  私募基金的监管,根本上是要完善规则体系,形成市场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只有“卖家有责”,才能“买家自负”。同时,通过强有力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违规者施以重罚,形成威慑

  最近,投资者登录私募基金理财网站会发现,那些原来可以随意浏览的页面,现在查看起来变得麻烦些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用户注册和合格投资者认定弹窗,投资者必须承诺自己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并通过手机短信验证,才能登录查阅网页。

  这是私募基金监管趋严带来的一个直观变化。不久前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明确私募基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更能体现私募监管之手不断加力的,是8月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据悉,8月1日有超过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未在协会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如果加上第一阶段被注销以及主动申请注销的机构,已累计有超过1万家机构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面对这次针对私募基金的最严“监管风暴”,有人不免质疑:私募基金既然姓“私”,合格投资者的门槛又设得那么高,其运作完全可以依靠买卖双方的相互约束,有必要施加这么强力的外部监管吗?如此众多的私募机构,真能管得好?

  回顾私募基金1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并没受到特别关照,却呈现了强大生命力。短短时间里,资产规模就达到数万亿元。然而,在快速成长的轨道上,私募基金也是问题多多,比如,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推介,投资者超过法定人数限制,变相降低投资者门槛,夸大或虚假宣传,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等。一些机构内部管理和风控制度不健全,基金运作随意性大,在资金链断裂后“跑路”“失联”,导致投资者损失无法挽回。有人将这些问题概括为“私募乱象丛生,非法集资频发”。私募基金本质上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存在着信息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只有加以适度监管,其健康规范发展和投资者权益才有保障。

  不过,“怎么管、管什么”却是一个难题。目前,已经登记的私募管理机构就超过1.6万家,如果完全依靠监管和市场之间博弈,监管部门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因此,根本上还是要完善规则体系,形成市场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比如,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合同指引,让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只有“卖家有责”,才能“买家自负”。管理人充分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基金合同要让人放心;投资人依据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履行法律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强有力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违规者施以重罚,形成威慑效果。

  对于多年天马行空的私募行业而言,初系缰绳或许会有些不适应。但必须看到,这样的“洗牌”让私募基金站在发展新起点上,洗洗更健康。未来,私募机构的生存之本是公众信任,核心竞争力是投资研究能力与风险管控能力。符合监管要求,是私募管理机构当下要关注的首要问题。而从长远来看,那些将投资者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不断创造优良业绩的私募基金,才能经得住市场考验,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本文来源:http://www.uppz.cn/news/8404.html